日前,银行人员欺骗客户购买保险的话题受人关注,并且与之相关的银行人员欺骗客户购买保险银监会投诉有用吗同样热度很高。今天,康晓百科便跟大家说一说这方面的相关话题。

银行人员欺骗客户购买保险(银行人员欺骗客户购买保险银监会投诉有用吗)

导读目录:

去银行存款被骗成买保险,怎么 *** ?

一、可能两方沟通有误会,可向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投诉和 *** 。

  另外,保险是有“犹豫期”的,可也根据购买的时间向银行工作人员咨询。

二、“犹豫期”是指投保人在收到保险合同后10天(银行保险渠道为15天)内,如不同意保险合同内容,可将合同退还保险人并申请撤消。在此期间,保险人同意投保人的申请,撤消合同并退还己收全部保费。该10天(银行保险渠道为15天)即通常所说的“犹豫期”。犹豫期内退保,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如果因为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接收保单,更好提前通知保险公司。其次,收到保险单后,一定要亲自填写保单回执,并注明日期。因为保险公司对犹豫期的认定,是以回执日期为起始日进行计算的。再次,投保人必须认真阅读保险条款,对自己还不够了解、或理解有偏差的内容,要及时向 *** 人询问,以免误保。

 “这个犹豫期是签订合同后的15天”,表述不准确,犹豫期并不是从保单生效的那天开始计算,而是从购买保险人收到顺丰寄过来的保险合同,并亲笔签收保单回执之日才开始计算。如果购买保险人收到保单并签收回执没有满15天,可以要求全额无息退还保费的。

银行存钱被误导买了保险,怎么办?

关于是否属于误导,需要专业的职能部门来认定。判断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是否误导储户,应以一般储户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如果该行为足以使一般储户发生误解,即构成欺诈。构成欺诈的,即触犯了法律犯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目前银行的保险销售,属于 *** 业务。既然是 *** 业务,那么 *** 销售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行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监管机构颁发的保险 *** 销售资格证,才能进行展业。若机构或个人任何一个没取得销售资格认证,即销售行为不合规。

另外,之前保险公司可以在银行驻点销售本公司的保险产品。但驻点销售发生了许多保险公司人员夸大、隐瞒保险产品功能的不诚信销售行为,以致出现较多客户投诉银行甚至围堵银行的事件发生。银行为了自身声誉的需要,同时也为了规范销售行为,银行要求保险公司人员不能直接在网点销售保险。监管机构也发文要求保险公司人员不能驻扎银行网点进行直接的保险推荐和销售。只能由有保险 *** 资格的银行机构和有保险销售资质的银行从业人员才能销售。

同时,银行在进行保险柜面销售的时候,要求必须做到每笔销售都要进行录音录像。必须做到给客户推荐保险产品时,一要说明保险产品为银行 *** 销售的产品,而非银行自己的金融产品,不得夸大或隐瞒保险产品的功能,不得与存款和理财产品混淆。二是必须给客户完整展示《保险销售 *** 提示书》,让客户明确知晓保险产品的特点、功能、犹豫期、犹豫期后退保的损失等。三是必须向客户出示机构及销售人员的销售资质证书。四是要求必须是投保人亲笔签名。这些要求及流程需在销售过程中进行录音录像保存。

如果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自主购买,则无需进行录音录像。自主线上购买,自己对自己的购买行为和结果负责。

如果你是通过以上两种购买方式购买的保险,并且银行履行了相关程序,那就属于正常的合规的销售行为,不属于误导。如果过了退保犹豫期而后悔,那就要自己承担退保所产生的损失。

如果你办理保险的银行机构无 *** 资质,或销售人员无销售资格,或未充分提示保险 *** 销售的相关风险,或在网点线下销售未进行录音录像等,都属于销售不合规,你可以向监管机构进行投诉。

老人去银行存钱,被骗买保险,怎么办?

这种现象确实有1、老人上了岁数他的意识会不太清楚,去银行存钱只能柜台人工帮着办理。银行的一些工作人员会上前询问办理业务聊着聊着就买了保险。他们会取得老人的信任又采取所谓亲情“政策”,通常会有人上当受骗。这种事情在媒体上有过报道,看到这样的新闻很是气氛但我们也要从自身找原因。

2、解决措施:银行应该自查并且由监管部门做好监督以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作为老人也可以和子女沟通如果方便的情况下让子女陪同到银行办理业务。还有就是作为子女应该经常给父母打打 *** 或者到家里看望老人也能及时发现减少损失。老人主要是怕麻烦孩子,好多事情想着自已办理这也是让我们年轻人沉思的问题。

以上,就是银行人员欺骗客户购买保险银行人员欺骗客户购买保险银监会投诉有用吗的全部内容了,发布软文到百度推广,建站仿站、前端二次开发、网站SEO及代发文章等业务,认准康晓百科。咨询Q Q:25126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