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银行客群建设思路的话题受人关注,并且与之相关的银行如何加强客群建设同样热度很高。今天,康晓百科便跟大家说一说这方面的相关话题。
导读目录:
结构性存款特定客群什么意思?
1. 结构性存款特定客户群是银行对于购买结构性存款人员情况分析的结果。
2. 这一特定客户群的特点是希望本金安全同时获得比银行存款高的利率收益。
3. 这一特定客户群,年龄偏大,不会或者不愿意投资风险更高,同时收益也高的产品,比如投资股市。担心风险太大,会失去养老的本钱。所以成为了结构性存款的特定客户群。
建行生活代客客群优惠券怎么领取?
1、打开建行生活app首页,下拉页面找到【领券】。
2、然后打开领券中心,点击【领券】。
3、领取优惠券,进入满减券界面,找到要领取的优惠券,点击右侧【抢】。
是中国建设银行新推出的一款集美食、外卖、充值、打车、电影演出、缴费、建行生活馆等七大场景于一体的企业级一站式生活场景服务平台,有效连接起了用户与商户、支付结算与优惠回馈等环节,为商户提供免费入场,免费宣传,免费引流,为客户提供各类消费满减,让利优惠,为 *** 投放消费券提供一个免费承接
银行运营管理时代背景?
信息科技进步和互联网商业模式,正深刻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加强金融创新、强化运营转型,探索集约化新模式、新工具是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数字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运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从宏观上看,数字经济给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挑战一:银行客户群体发生重要改变。互联网领军企业对传统银行消费金融、支付结算、小微金融等领域冲击明显,传统银行业务缺乏对年轻客群的拉新、促活、留存、转化的数字化手段。
挑战二:客户金融消费发生重要改变。随着科技创新带给客户在银行以外其他消费领域体验的提升,客户可不受时空限制选择最为合适的交易时间和交易渠道。客户也从资金安全的基础体验需求,逐步向简捷、便利、情感联系等卓越极致的客户体验升级跃迁。
机遇一:互联网大中台建设为银行运营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大中台建设形成技术、数据、流程三大公共能力,为互联网运营提供了稳定的中台能力支撑;互联网的业务中台运营顶层设计以及样板间运营实践,为数字化运营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论和实践经验;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新形势,建设智能运营“大脑”,为银行运营提供了基于流程和数据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服务,也为资源与运营任务的智能配置及跨渠道的协同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系统支持。
机遇二: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为运营提供了新对象。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客户金融消费特征,客户业务办理渠道逐渐向线上化、无纸化、自动化迁移,也为银行创新服务模式创造了条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可以通过运用金融科技,分析、挖掘数据信息,快速实现融入高频生活场景,开展“平台中心化+门店本地化”协同运营来获客活客,实现运营对象从传统产品服务的单一对象运营到“人货场(用户,产品和服务,渠道、平台和系统)”的多元场景运营,集约化运营的对象得以充分延展。
机遇三:第二曲线发展拓展了运营边界诞生诸多新任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共享性、普惠性、科技性”的新金融理念萌芽,要求商业银行按照互联网思维增强平台化、生态化运营能力,银行运营的内容和边界需要向非金融服务扩展,商业银行逐步开启“第二发展曲线”。推进数字化经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运行常态,催生出了新的任务、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要求,用户、平台、内容、服务、活动、数据、风险等运营内容和边界不断清晰,运营任务标准化、集约化诉求不断增强,集约化运营的任务逐步细分集聚。
(二)从微观上看,数字化背景下营业网点面临新的痛点难点
1.客户行为线上化,营业网点服务内容亟待拓展。以建设银行为例,近三年建设银行物理网点的到店交易客流呈现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6.36亿人次下降至2019年的6.04亿人次,降幅达5%。同时,互联网平台从非金融高频场景切入,大肆掠取C端流量资源,并借此向支付、信贷、财富管理、征信等金融领域延伸,进一步导致客户流失。面对此种形势,营业网点必须加快生态圈建设步伐,将金融服务融入非金融场景,向开放银行转型。
2.新金融事项不断下沉,网点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首先,是网点员工在岗工作时间较长。平均工作时间为9.9小时,其中最长的为营运主管(11.5小时),最短的为营销主管(8.33小时) 。其次,业务下沉带来的工作时长增加。线上业务线下售后服务增多,如快贷、网银、第三方交易等业务;个人类资产业务、普惠战略业务的后期维护时间增多;各条线用“大数据”生成的大量商机下发网点精准营销,形成大量临时性且时效性强的工作任务;基层网点涉赌涉诈防控、反洗钱及外汇管理政策性要求不断提升,处理监管要求的工作量增大。
人口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结构性变化及其可能带来的经济金融影响也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2020年我国15-59岁(主要劳动力适龄人口)占比为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8.7%,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别下降6.79个百分点和上升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5%,提升了4.63个百分点。按联合国标准,我国正逐渐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比20%-30%)。
老龄化本质上是由生育率下降与预期寿命延长所致,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这是一个确定趋势。老龄化率的提升将会拉低潜在经济增速,同时会使经济结构由传统工业为主向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和科技支撑转型。一方面,老年人口相比于年轻人口财富积累更多,但更倾向增加医疗保健、养老等服务类消费;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减少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会对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支撑。
二是城镇化率提升。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3.9%,较2010年上升了14.2个百分点,比上个十年的增幅又提高了0.75个百分点,呈现加速态势。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城镇化率达到70%之后,提升速度将会明显放缓。由于人口总量拐点即将出现,分母下降将会使城镇化率被动提升,从而加速达到70%的门槛。未来城镇化率或将呈现出先加速后降速的过程。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据统计,2020年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个和6.6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更深,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蓄水池会逐渐收缩,这也会导致城镇化率趋缓。
城镇化趋势跟房地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率趋缓,购房刚需会下滑,房地产市场需求上升空间有限;另一方面,房价高企导致生育生活成本增加,进一步增加对出生人口的挤出。因此,预计国家将会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并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
三是人口向发达地区流动。相比于第六次人口普查,东部地区人口占比上升2.15个百分点至39.93%,西部地区人口占比提升0.22个百分点至27.12%,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人口占比分别下降1.2个百分点和0.79个百分点。过去10年中,东部地区吸纳跨省流动人口9181万人,占比达到73.54%;中部地区吸纳955万人,占比7.65%;西部地区吸纳1880万人,占比15.06%;东北地区吸纳468万人,占比3.75%。
人口向发达地区的集聚,将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继续拉大,东部地区以及城市群和都市圈将继续成为增长引擎。国家正在顺应这一趋势,一方面,通过发展城市群都市圈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分流一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特色小镇发展等,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对金融机构而言,可根据人口结构性变化的趋势,积极从中寻找确定性机会,规避潜在风险。
一是挖掘养老金融需求。从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我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30%之间),商业银行可聚焦准养老/养老客群,通过定制化设计专属卡、专属理财、养老规划、资产配置顾问等特色金融产品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是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贷款结构。无论是城镇化率的被动提升还是将来的确定性放缓,都预示着房地产将来会面临需求不足的情形。预计国家会继续保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商业银行可根据监管要求,防范集中度风险,主动退出净负债率偏高、布局不合理、拿地成本高的房企,同时可在监管约束之内更多支持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以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贷款结构。
三是聚焦重点区域。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将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群都市圈集中。银行应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和人口流动趋势,相应对资产布局进行调整,比如加大对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都市圈的金融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各区域符合国家产业布局导向的相关行业,赋能重点区域增长。同时,结合自身资源和当地条件强化产品创新,加大投入力度,以特色化的方式支持乡村振兴。
以上,就是银行客群建设思路,银行如何加强客群建设的全部内容了,发布软文到百度推广,建站仿站、前端二次开发、网站SEO及代发文章等业务,认准康晓百科。咨询Q Q:251268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