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生姜出苗后怎样管理的话题当下热度很高,同样对于生姜出苗后怎样管理施肥,施什么肥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不妨同康晓百科聊一聊这个有关话题。

生姜出苗后怎样管理(生姜出苗后怎样管理施肥,施什么肥)

导读目录:

生姜催芽后如何种植?

遮阴

生姜属于耐阴性植物,不耐强光和高温,而苗期正处于夏季高温时节,天气炎热,光照较强,因此生姜栽培必须进行遮阴处理。

南方姜区采用“搭姜棚”遮阴,具体做法是幼苗期出土后在畦面用竹竿搭棚,然后再在上面覆盖稻草遮阴。而北方姜区传统的遮阴方式是“插姜草”。通常于生姜播种后,趁土壤潮湿时在种植行的南侧(东西行)或西侧(南北行)15cm左右插上谷草并编成篱笆来遮阴,也可以用玉米秸秆等来代替。目前遮阳网等材料逐渐用于生姜遮阴,效果良好。

合理浇水

生姜的根系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而不耐旱需要经常浇水。但生姜也不耐涝,如果浇水过多则会影响生姜根系发育,引发姜瘟病等病害,因此合理浇水很关键。

生姜苗期植株较小需水量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差,所以应小水勤灌,浇完及时中耕保墒。夏季气温升高旱情频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每隔5-7天浇水一次,浇水时间应以早晚为宜,大雨或暴雨后需要及时排涝。

生姜的根系浅,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而不耐旱需要经常浇水。但生姜也不耐涝,如果浇水过多则会影响生姜根系发育,引发姜瘟病等病害,因此合理浇水很关键。

生姜苗期植株较小,需水量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吸水能力差所以应小水勤灌,浇完及时中耕保墒。夏季气温升高旱情频发,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每隔5-7天浇水一次,浇水时间应以早晚为宜,大雨或暴雨后需要及时排涝。

合理施肥

苗期植株需肥量不大但苗期时间较长,为使姜苗健壮生长通常在苗高20-30cm左右并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之一次追肥,称为“小追肥”或“壮苗肥”,此时可以使用微量元素水溶肥进行冲施,以补充生姜苗期所需的养分,促进茎叶的生长。另外生姜苗期容易出现缺铁性黄化,可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水溶肥进行防治。

促根壮苗

生姜根系浅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弱,在苗期采取适宜的促根措施能提高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可以在苗高15-20cm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0.1%三十烷醇+恶霉灵以促进根系生长,防治根部病害,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中耕除草

生姜属于浅根性作物不宜深耕。在实际生产中地膜栽培的生姜在撤膜前无需中耕;露地栽培的生姜一般要在出苗后,苗高约15-30cm时,结合浇水或雨后浅中耕1-2次,中耕深度保持在5-8cm为宜,以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地温和清除杂草。

病虫害防治

生姜苗期的主要病害为姜瘟病、茎基腐病和炭疽病。对于姜瘟病,可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国光正生+恶霉灵+辛菌胺进行预防,姜瘟病发病后期很难防治。对于茎基腐病,可以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甲霜灵锰锌+辛菌胺+恶霉灵+生长调节剂随水冲施进行防治。对于炭疽病可以使用国光标健喷施进行防治。而苗期的主要害虫为蓟马和姜螟,对于姜螟可以使用国光毒箭喷施进行防治,对于蓟马可以使用蚍虫林喷施进行防治。

以上是生姜苗期管理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只有做好生姜苗期的管理工作,才能获得丰产增收哦!

姜发芽怎么栽种它?

要将发芽后的姜切成小块,使每个小块上面都能保留1到2个芽点,放在阴凉处晾干。准备一个大小合适的花盆,放入沙土。伤口晾干后就可进行栽种,栽种时芽点朝上,覆盖上薄土并及时浇一次透水,放在散光处,不久就会长出小苗

生姜发芽了可以种盆栽吗?

生姜发芽了可以种盆栽,且种植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

将带有芽点的地方剪掉来,要带点姜肉,这样利于后期出芽。它对土壤的要求并不高,排水性好即可。花盆要选有排水孔的。备好后在盆土中间刨个坑,然后放入姜块,盖实土壤,只露出一个芽尖就行。栽后及时浇透水,放在阳台上,大概三天左右的时间就会开始生长。

姜种出芽后能浸种吗?

姜种出芽后不能浸种。

生姜栽培前需要浸种,药剂浸种为了预防种姜带菌,播种前应对种姜进行消毒处理,浸种后再取出晾干备播。常用浸种消毒方法有:1.用1%波尔多液浸种20min。2.用甲醛100倍液浸种6h。

生姜需要浸种催芽。对精选、晒后的姜种,用姜瘟散、生姜宝、绿霸等农药2OO倍液进行浸种,-般1O分钟,可起到杀菌、灭菌的作用。

生姜种植技术与管理法?

1.准备,为使生姜苗齐、苗全并提早生育期达到高产,应播前进行催芽处理。晒姜和困姜从姜窖中取出种姜在阳光下晾晒1天-2天,然后放在11℃-16℃的室内盖草帘3天-4天,前者叫晒姜,后者叫困姜,这样经2-3次的晒姜和困姜即可进行催芽,该过程约需10-18天。

二、生姜的催芽方法

经2次~3次晒姜和困姜的种姜放在20℃~28℃的室内,堆成50厘米-60厘米厚;用麻袋或棉被等保温,进行催芽,催芽前期保持20℃-22℃,中期25℃-28℃,后期22℃-25℃。

相对湿度全期均在70%-80%,有利于壮苗,当芽长1厘米左右时准备播种。

三、生姜的播种密度

生姜的播种密度山东各地采用行距55厘米,株距17厘米-20厘米,亩栽6250株-7500株,可获得高产、较大的姜块,过密则姜块会明显变小。

管理方法

遮荫

生姜不耐强光,幼苗期(三马叉之前生长期)尤为严格,华南多搭荫棚,华北则插70厘米-80厘米的姜草于东西行的南侧,立秋以后拔除姜草,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中耕除草。

生姜属浅根系,一般只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一至二次,播后3天-4天,施0.75公斤-1.0公斤除草醚与半湿的细土混匀,均匀地撒在姜沟周围,以后每30天~40天再施除草醚1次~2次,可控制姜田杂草。

浇水、追肥和培土

保水性差的砂质土壤于播后出苗前浇2次-3次水,粘壤土保水性好,一般播种时浇透水,直至出苗80%时再行浇水,春夏姜田应保持见干欠湿,夏秋至收获应保持湿润,促其高产,收前7天-l0天停水,以利贮藏。

以上,就是生姜出苗后怎样管理生姜出苗后怎样管理施肥,施什么肥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康晓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