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军粮供应站级别的话题当下热度很高,同样对于军粮供应站站长级别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不妨同康晓百科聊一聊这个有关话题。
导读目录:
粮食生产企业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建立健全指挥统一、反应快速、处置科学、保障有力的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故(事件)应急体系,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更大限度地降低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事件)及其造成的人身健康危害和社会不良影响,减少粮食损失,合理利用有限的粮食资源。
(二)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家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浙江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江山市境内的粮食收购、储存以及政策性粮油加工、销售等环节发生的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和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
(四)事故情形。因粮食经营者管理不善等原因,发生下列情形之一,且数量较大、食用或商用价值降低或丧失,造成食品安全风险或引起不良后果、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视为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事件)。
1.未严格执行安全储粮管理制度和储藏技术规范,致使库存粮食发生较严重的霉烂变质等坏粮事故,或粮食熏蒸杀虫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储粮化学药剂。
2.未严格执行粮食轮换制度,使粮食储存品质严重劣变,导致质量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风险的情况。
3.未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检验制度,导致供应粮油存在生霉、变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情况。
4.出现上述质量安全问题的粮食以及封存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对人体健康可能带来危害或已经带来危害的。
(五)事故分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Ⅰ级)、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Ⅱ级)、较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粮食质量安全事故(Ⅳ级)。
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分级以外的作为粮食质量安全事件。
(六)事故等级核定。事故(含事件,下同)等级由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依照粮食损失数量、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核定,必要时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委员会、衢州市检验检疫局江山办事处等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核定。《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分级和响应标准》详见附件1。
(七)事故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更大限度地降低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及其造成的人身健康危害和社会不良影响。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粮食经营者应当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
3.科学评估,依法处置。有效使用粮食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科学手段,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的作用,准确评估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等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提高应对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和水平。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对事故粮食进行无害化处理,合理利用有限的粮食资源,尽可能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至更低。
4.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随时做好各种突发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准备,落实并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加强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和危机管控能力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提高粮食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机制启动。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衢州市检验检疫局江山办事处等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依法对事故组织进行分析评估,核定事故等级,并按程序相应作出应急响应。
发生特别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由国家粮食局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告并提出启动l级响应建议,经国务院批准后宣布启动l级响应。
发生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由省粮食局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向省 *** 报告并提出启动Ⅱ级响应建议,经省 *** 批准后宣布启动Ⅱ级响应。
发生较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由本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衢州市检验检疫局江山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向衢州市人民 *** 报告并提出启动Ⅲ级响应建议,经衢州市人民 *** 批准后宣布启动Ⅲ级响应。
发生一般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由本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小组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衢州市检验检疫局江山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向本市人民 *** 报告并提出启动Ⅳ级响应建议,经市人民 *** 批准后宣布启动Ⅳ级响应。
(二)应急处置小组及职责
1.应急处置小组。由市粮食局成立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及其办公室。当市人民 *** 批准并启动Ⅲ级、Ⅳ级事故应急响应后,应急小组及其办公室,应当在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迅速有序地开展相应级别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市粮食局应急小组及职责。应急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及其他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局办公室、行政审批服务科、储备调控科、法规监督科、资财管理科、粮食收储公司(粮食储备库、军粮供应站)等有关科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应急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行政审批服务科,办公室主任由应急小组副组长兼任,办公室成员由各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
应急小组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当地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请示有关应急处置工作的重大事项和上报事故应急处置进展情况;按照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统一部署,落实事故应急处置各项具体工作等。《江山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详见附表2。
三、应急保障
(一)事故信息保障。市粮食局设立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信息报告、举报 *** 等(4968815)。市粮食局应急小组办公室负责事故有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发布工作。相应级别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市粮食局应急处置小组要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对外发布、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经应急小组同意并及时报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统一向社会或媒体发布事故信息。
(二)人员技术保障。市粮食局应急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成员单位的有关人员必要时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衢州市检验检疫局江山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和专家参加事故处置工作。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监测机构承担。当发生粮食质量安全事故时,受应急小组委托,粮油质检机构立即赴现场采集事故粮食样本,按有关标准和规定实施检测,为事故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三)物资经费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包括通讯设备)和粮源应当得到保障;使用后的粮食应及时补充,设施、设备应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应急粮源在动用市县地方储备粮后仍不能满足应急供应时,确需动用省级储备粮的,须按程序报批。
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及事故粮食的抽样检验、处理所发生的费用等所需应急资金,参照《浙江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中“物资经费保障”的有关规定执行,应急救援资金应全额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四)宣教培训保障。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应当加强对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粮食经营者的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促进专业人员掌握粮食质量安全应急处置相关工作技能,增强质量安全意识,提高粮食经营者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风险防控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监测预警、报告与评估
(一)监测预警。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应定期对收购、储存和政策性粮油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与监测。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监测、报告信息体系,及时向市人民 *** 报告监测、抽查结果,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市人民 *** 或委托相关部门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或可能造成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粮食,按照有关规定发布警示信息。
(二)事故报告
1.事故信息来源。一是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单位报告的信息;二是粮食质量安全相关技术机构监测和分析的结果;三是有关业务单位报告的信息;四是经核实的公众举报的信息;五是经核实的媒体披露与报道的信息等。
2.报告主体和时限
(1)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粮食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并经初步核实后,应立即向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报告。
(2)粮食质量安全相关技术机构、有关社会团体及个人发现粮食质量安全事故,须及时向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报告或举报。有关监管部门发现粮食质量安全事故或接到举报,应按照职责分工及时通报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
(3)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接到粮食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后,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进行核实;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经现场初步核实的质量安全事故,要在之一时间内报告市人民 *** ,并在2小时内上报至衢州市粮食局和省粮食局。经评估核实的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市粮食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办公室要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并继续收集、记录、整理相关信息,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市人民 *** 和衢州市粮食局报告。
(4)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不得拒报、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拒报、瞒报、缓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5)经初步核实为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且需要启动应急响应时,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应按规定向市人民 *** 及衢州市粮食局、省粮食局报告;必要时由省粮食局报告给国家粮食局。
3.报告内容与报告阶段
(1)初次报告。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向市人民 *** 和衢州市粮食局、省粮食局报告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信息时,应尽可能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预计事故粮食数量、危害程度、事故原因、已采取措施、事故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或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2)阶段性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又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
(3)总结报告。对事故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包括事故鉴定结论、事故原因分析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等。
(三)事故评估
1.有关单位应当按有关规定及时向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和资料,由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衢州市检验检疫局江山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和专家或衢州市粮食局、省粮食局组织协调开展粮食质量安全事故评估。
2.粮食质量安全事故评估是为核定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级别和确定应采取的措施而进行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一是事故粮食数量;二是事故粮食的价值及其处置费用;三是事故粮食是否流入口粮市场;四是事故是否会影响当地粮食供应;五是事故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及所影响的范围与严重程度;六是事故发展蔓延趋势。
五、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根据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分级情况,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响应。
核定为特别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报经国务院批准并启动Ⅰ级响应。省粮食局按照国家粮食局应急小组的统一部署和省 *** 应急处置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协调事发地的市、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并及时报告工作进展情况。事发单位应及时、主动、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并配合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置。
核定为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报经省 *** 批准并启动Ⅱ级响应后,省粮食局应急小组立即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较大、一般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由本市人民 *** 启动相应级别响应,由市粮食局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小组进行处置。必要时请求衢州市粮食局、省粮食局派出工作组,指导、协助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处置措施
Ⅰ级事故发生后,国家粮食局应急处置小组根据事故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成员单位,采取应急措施,按程序组织处理。
Ⅱ级事故发生后,省粮食局应急小组根据事故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采取下列应急处置措施:一是立即派调查组赴相关市进行调查核实,组织专家对事故进行评估,组织应急处置;二是及时组织粮食质检机构对事故粮食进行抽样与检测,尽快确定危害范围和程度;三是指导相关市、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及粮食经营管理单位,依法责令经营者停止经营事故粮食,并采取专仓封存、严格检验出证、巡查抽检及监督整理事故粮食等措施,加强对事故粮食的监控;四是及时组织力量排查并研判事故发展态势,做好事故可能蔓延扩大的应对准备。
Ⅲ级、Ⅳ级事故发生后,由本市应急小组根据事故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更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和事故危害。
(三)检测分析评估。粮食质检机构应当对引发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事故粮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分析事故发展趋势,研判事故后果,为制定事故调查和现场处置方案提供依据。
(四)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
1.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条件
(1)级别提升。当事故影响和危害范围扩大,并有蔓延趋势,情况复杂难以控制时,应当及时提升响应级别。
(2)级别降低。事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经研判认为事故危害无进一步扩散趋势的,可降低响应级别。
(3)响应终止。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消除,并经专家分析论证,确认现场确无危害和风险后,应急小组提出终止响应的建议并报市人民 *** 批准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2.响应级别调整及终止程序。Ⅰ级、Ⅱ级事故分别由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应急小组组织进行分析、评估和论证。评估认为符合级别调整条件的,应急小组提出调整建议,报国家、省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事故相关地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调整后级别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同级人民 *** 批准实施。
上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下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请求,及时组织专家为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响应级别调整和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五)信息发布。Ⅰ级事故信息发布由国家粮食局应急处置小组按程序统一组织实施;Ⅱ级、Ⅲ级、Ⅳ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分别由省、市、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统一组织,采取适当形式向社会发布,避免发生社会恐慌。
六、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负责组织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事故粮食处置、征用物资补偿等,尽快消除事故影响,保证社会稳定。
(二)奖惩。对在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在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总结。Ⅲ级、和Ⅳ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市粮食局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小组要全面总结分析应急处置工作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完成总结报告,并按事故级别,逐级上报至国家粮食局和有关部门。
七、附则
(一)当与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处置有关的法律法规被修订,部门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时,应对本预案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二)市粮食质量安全应急处置办公室要结合日常工作,组织开展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三)本预案所称粮食包括: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及其成品粮,大豆、食用植物油及油料。
(四)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加工过的高粱叫什么?
加工过的高梁叫高梁米,加工高梁时首先过震动筛,除杂,然后过机把高梁壳扒掉,然后进入下一步把高粱的种皮礳掉一部分,根据国家规定的等级精度要求,加工一等,二等,三等的高梁米出来,计划经济时,三等高粱米供应给吃供应粮的居民,二等高粱米供应给部队,也就是作为军粮。
汉朝官职一览表,太史令汉朝是什么官?
丞相(相国):
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
太师:
原为“三孤”之一,东汉并不设此官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为太师,号尚父。位在太傅之上。
太傅:
原为“三孤”(太师、太傅、太保)之一,在东汉时期,仅保留太傅一职,也不常置。皇帝初即位时,对皇帝进行善导、辅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
太尉:
东汉时,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权力。太尉为三公之首,掌管军政。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徒: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与后来丞相的职权范围相近。曹丕称帝后,曾改魏国的相国为司徒。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为三公之末,与后来工部尚书的权利相近。后世也常以“司空”为工部尚书的代名词。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御史大夫:
原三公之一,掌监察、执法,后改以司空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国建立时,以华歆为御史大夫,复有此官职。
大司马:
此官职为汉武帝初建,因将军位同九卿,故设大司马官职与三公同列,以示对武官的尊宠。东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秀以大司马为三公之一,后改为太尉。西汉末年别置大司马一职,位在三公之上,魏晋时沿袭。
九卿: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位在三公之后,为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三国以后,九卿职权渐轻,并逐步为六部所替代。
太常(奉常):
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
光禄勋(郎中令):
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卫尉:
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太仆:
九卿之一,掌车马。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
廷尉(大理):
九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
大鸿胪(典客):
九卿之一,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
宗正:
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大司农(治粟内史):
九卿之一,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腐;
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用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黄门侍郎、小黄门(宦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执金吾(中尉):
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止出现水火之事。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辅导太子。
大长秋: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中常侍:
高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
小黄门:
中级太监。
中黄门:
低级太监。
侍中:
内朝官之一,位略低于九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学高德之士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在管理国家时的顾问。在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属中等偏低的官员)。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公。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书令(秘书令):
魏国始设,为中书省长官,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全国政务共分六曹(有时为五曹,有时为七曹)打理,一个尚书分管一曹,为后来的六部雏形。
黄门侍郎:
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一,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级别不高,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
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负责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
曹魏时与散骑常侍一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中郎将:
光禄勋的助手,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与侍中同级。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高权重。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中丞:
原为御史大夫的助手。无御史大夫这一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将作大匠:
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水土、植树。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
负责掌管京师十二所城门。秩“比二千石”。
中书舍人:
中书省属官,曹魏始置,负责传宣诏命。
五兵尚书:
曹魏始置五兵尚书,为兵部尚书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度支尚书(户部):
吴国始置户部。与此同时,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后周时更名为民部尚书,唐时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
左民尚书:
曹魏始置,主修缮功作之事,隋朝时改为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
曹魏时始置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任免。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吏部尚书又称大尚书。
祠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掌礼制。后周时更名为礼部。
屯田都尉:
三国时魏、吴所设官名,负责屯田以给人牛之资。梁习曾任此职。
水衡都尉:
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东汉将其并入少府,不复有此官职。曹魏时复此官职,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西园八校尉:
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武将官职: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更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东汉末年文官叫?
文臣官职
【一品】
丞相:可分设左右
三公:大司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
【二品】(九卿)
卫尉 太常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光禄勋大司农 大鸿胪
【三品】
侍郎(尚书郎)
侍中中书令
大尚书大长秋
执金吾 京北尹
右扶风左冯翊
【四品】(九卿辅官)
卫尉丞
太常丞
太仆丞
廷尉丞
宗正丞
少府丞
光禄勋丞
大司农丞
大鸿胪丞
【五品】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丞相主薄
丞相长史
光禄大夫
中散大夫
谏议大夫
礼官大夫
黄门侍郎
从事中郎
【六品】
议郎
郡史
赞飨
食监
祭酒
御史员
右都侯
左都侯
左仆射
右仆射
【七品】(五史五掾)
左长史
右长史
侍御史
丞相史
廷尉史
[从]
五官掾
东曹掾
西曹掾
文学掾
太常掾
【八品】(十辅丞)
太史丞
太乐丞
太祝丞
太卜丞
太医丞
[从]
中书丞
符节丞
尚书丞
明堂丞
灵台丞
【九品】
县尉
县丞
县史
县长
县令
钟官
导官
主事
御府
尚方
[从]
议曹,主谋议事
辞曹,主评讼事
奏曹,主章奏事
决曹,主罪法事
集曹,主簿计事
户曹,主民户祭祀农桑事
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仓曹,主仓谷事
金曹,主钱币盐铁事
侍曹,主通报事
三国时期等级制度?
三国时期将军制度的基本框架来自于东汉,在东汉的将军制度里,以大将军为首,之后依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之后则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这些将军的名号是常置的。
除此之外则有大量的杂号将军,杂的意思可以是众多、次级、不正等等,并非是指地位低下,如后世夏侯惇督26军,陈群都督水军也被统称为杂号都督,因其不常设的缘故。
杂号将军在西汉时期就有,为临时设置,名号主要依据于所领的任务,例如武帝派李广利出征贰师城,便设置贰师将军,派路博德出征南越,便设置伏波将军,且都在任务完成后便取消。
在杂号将军之下还有偏将军和裨将军,属于副将官职,是更低等级的将军位。,
以上,就是军粮供应站级别,军粮供应站站长级别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康晓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