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佛教为什么凌晨3点起床的话题当下热度很高,同样对于佛教为什么凌晨3点起床,不困吗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导读目录:
凌晨三点半为啥会有钟声?
凌晨三点半是辰钟暮鼓。寺庙僧侣起去做早课。
佛教规矩,寺庙中晚上打鼓,早晨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说暮鼓晨钟。
早上敲钟,晚上打鼓。一般指寺庙中早晚报时的钟鼓声。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也形容时光的流逝。如陆游的“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时休”。成语出处 唐·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佛学晚安经语?
使用“朝暮十念法”,早起后和睡前,面向西方至心称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发音:拿摩,皈命礼敬的意思),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睡觉时面向右侧而卧,双足相叠。开始的时候在心中观想光明的境界(比如日轮),并让自己住于该光明想中——这样就能在整个睡觉的过程中保持正念、正知而不堕入昏沉无知之中。这种状态的睡眠的质量是非常高的,能够“速疾觉寤”。
“一般来说,既不伤身,也利修行的睡眠时段,就是在晚上的子时,即11时前便入睡,所以在10时上床最为适中;当然有些人觉得睡不够,大可9时便躺下来休息。起床时间,更好不超于凌晨3时30分;因这时间要起来做早课,也是补充一天正能量的更佳时段。当然若做得到在10前已完全入睡,3时前即起来是最理想的。”
如果早上不能早起,可在睡前念三遍早起咒:“唵。巴特妈。娃之啦。吽。唵。娃拉打。啤咩。吽。”,这样凌晨时一旦醒觉,应立即起身,做早课。时间长了早起时间就巩固下来。
为何晚上寺庙要敲钟?
其实这个原因和寺院的清规戒律有关。钟的声音浑厚深远,很早就成为佛教里的一个重要的法器。寺院里最早开始撞钟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甚至多次把自己舍身给寺院。是个地地道道的佛教徒。有一次他曾请教一位高僧:“凡人如何才能摆脱下地狱的苦厄呢?”
这位高僧说:“人的苦厄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掉的,但是如果听到钟声敲响,苦厄就能暂时得到平息。”
于是梁武帝就下令天下寺院每天都要撞钟。
佛陀生日?
释迦牟尼圣诞,即佛的诞辰。相传释迦摩尼在农历四月八日诞生,故称此日为佛诞。中国大乘佛教记载佛诞为周昭王二十六年,公元前1027年甲寅年。然而夏商周断代工程周昭王在位时间定为前995年至前977年。所以这一说法有误,具体时间待考。释迦牟尼生日又称为浴佛节。
以上,就是佛教为什么凌晨3点起床,佛教为什么凌晨3点起床,不困吗的全部内容了,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可以关注我们哦。